Blog

V字布局 两座站房采取了轴线性对接的布局模式,形成整体设计的同时减少旅客的换乘流线距离,但两座站房之间存在近30米宽的城市下穿隧道,这为两座站房的地上联系增加了非常大的技术困难。大庆西站火车站既有站房为二层高架匝道送站模式,通过北广场周边的高架引桥,将小型车旅客运送到二层平台落客。基于现有条件,两座站房的对接大胆的提出了借用火车站二层平台进行连接,使送站匝道为两座站房共同服务,通过立体分流的方式,减少地面层以上的进出站流线交叉。由于火车站落客平台的中间部分旅客下车比较集中,空中连廊在平台中部对接会增加人流的聚集,因此在落客平台一侧,换乘步道入口采取了左右两侧布置,两个连廊逐步交汇,在公路客运站一侧融合在一起,形成了V字型的平面布局。V字型布局既有对空中人流集散空间的应对思考,同时也在两座站房的通道之间形成了趣味性户外空间,打造具有视线互动的特色造型语言。 立体桁架 V字连廊总长度达到了60米,跨过城市隧道的柱子间距为36米,同时火车站二层平台一侧并不能借用平台原有结构连接,因此连廊采取了10米的悬挑来对接落客平台。连廊两侧建筑由于层高问题,在立面上采取了了斜坡步道处理,立面与平面的较复杂变化,使得最终V字连廊采取了空间桁架的钢结构体系,桁架部分解决整体跨度的同时也满足旅客内部同行。V字连廊的整体用钢量达到了200吨,支撑体系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决定了整体连廊形式语言的设计品质。竖向支撑采取了直柱与斜柱相结合方式,来平衡平面上横竖两个方向的水平力,最终形成结构与造型的有机统一。连廊的中间部分设置了钢结构步梯,步梯采取了钢筋悬挂形式,简洁轻盈的拉筋与斜向钢柱相互呼应,展现了一体化的结构设计语言。

连接城市与海岸的海滩广场 青龙海湾步道(Thanh Long Baywalk)位于靠近海边的岩石海岸上,整体呈现为一个海角形状,并与天然沙滩和绿色的椰树林形成了一个防浪堤,共占地17000平方米。该海滩广场的设计将旅游宣传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创造了极具本土特色的标志性景观。 场地最开始是一片原始荒地,广场的出现连结了人与自然。游客可以在广阔的沙地上漫步,触摸绿色的椰子树叶,捕捉风景如画的海湾之美,近距离观看,甚至触摸“星空”。 椰林中的火龙果色游步道 高空游步道结合支柱围合形成了一个内部广场,火龙果色的廊架结构犹如“丝带”融入了绿色椰林中,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桥(丝带)和柱(椰林)的叠加,强调了一种理念:火龙果色丝带是一条飘在空中的游步道,蜿蜒于椰树树冠之中,创造了一个可以在上下体验椰树、优化海湾视野的空间。 桥廊的结构支撑柱被塑造成笔直的椰子树干形状,柱子外层包裹着纤维混凝土制成的人工树皮,自然地和椰树林融为一体。 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一场“昼起坐看火龙果飘浮在椰子叶之间,夜晚在星空中漫步于银河之上”的奇妙之旅。 银河中的点点星光…

Read more

Press-locked aluminum grille practical application scene

项目的业主——Bananain蕉内,一家围绕多种场景下的体感问题,重新设计了包括内衣、袜子、防晒、保暖、家居服等生活基本款的零售品牌。 面对强调“基本”“体感”特征的品牌属性,商业零售空间应如何在全新消费语境下,为顾客打造别样的线下体验?Some Thoughts以杭州、上海、深圳三城四间概念店,通过材质组合、定制家具等手段,尝试为“基本空间”赋予新的感官体验。 “基本”体验新定义:蕉内概念店系列设计 / Some Thoughts空间设计工作室 编辑:李博超 | 校对:李博超…

Read more

作为建筑立面设计的关键部分,幕墙在灵活开闭与建筑性能之间平衡的需求下,动态幕墙应运而生。本文在总结动态幕墙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关键技术进展与典型工程应用,明确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的优劣势,最后对动态幕墙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以期为其良性发展提供参考。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静态幕墙已无法满足建筑在通风、采光、节能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动态幕墙凭借其机械运动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主动调节建筑立面开口,从而实现建筑形态与性能的动态优化[1]。 20世纪60年代,动态幕墙概念初次提出。至今,包括折叠式、滑移式、卷曲式等在内的多种动态幕墙技术路线已经形成。本文在总结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关键技术的进展与应用情况,分析性价比和应用前景,最后展望动态幕墙发展面临的挑战,为其持续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一、动态幕墙技术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Cedric Price首次提出动态幕墙概念 2.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带来智能建筑概念,动态幕墙进入较快发展阶段[2]。这一时期典型工程有东京银城大厦等 3.繁荣阶段21世纪以来,动态幕墙呈现蓬勃发展趋势 二、动态幕墙关键技术进展 (一)驱动方式1.机械驱动2.液压气动驱动3.新型驱动方式(二)模块化与标准化(三)智能材料应用1.记忆合金2.热响应材料(四)参数化设计与数字化制作1.参数化建模2.数字化制造 三、典型工程应用…

Read more

人体是能量的容器,但这些能量我们平时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它们在细胞水平上不断更新和死亡。LeuWebb Projects团队基于对人体能量场的思考与探索创作出了这件公共装置作品《Thermally Speaking》。 《Thermally speaking》使用热成像和红外线测量仪器来监测人们身体产生的能量场,并通过特殊照明装置将人体的热量在3D空间中通过灯光展示出来,使游客可以一窥体温读测、创意数据可视化和监测领域的未来。 红外热像仪将游客的热能信息传递并转换成移动的光幕,使现有建筑通道的玻璃幕墙充满生气。 光与色彩在墙面上穿梭,将建筑物与人的感觉联系起来,提供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作为一件公共互动装置,《Thermally speaking》在2019年多伦多不眠夜艺术展期间改变了多伦多约克堡游客中心的面貌,鼓励游客登上约克堡游客中心的屋顶坡道,以欣赏约克堡遗址的独特风光。 约克堡始建于1793年,由英国的前代理总督希姆科建造,当时是用于防御美国的水上进攻,目前这里是加拿大现存最完整的美英战争原始纪念场所。…

Read more

这些项目体现了幕墙设计技术的进步和最前沿发展趋势。   在建筑实践中,几乎没有任何建筑领域能够比创造“响应式架构”更引人注目了。(“响应式设计”为建筑学中的概念。此项概念为,物理空间可以根据存在于其中的人的情况进行响应。最典型的便是可以根据周围人群的情况弯曲、伸缩和扩展墙体结构,以及根据环境自动调节透光度的玻璃等等)“响应式架构”通常被当做嵌入在建筑体系中的计算系统和动力学的直接表现者,这种结构已经成为建筑学实践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无论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立场,或者是纯粹痴迷于对技术的创新,人们对于“响应式设计”的关注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为很多数字化驱动设计的生成和创造潜力仍然缺乏实际的反馈,所以了解当前以数字化驱动为载体的先进响应系统很能反映以上问题。不考虑背后的成本问题和潜在的性能问题,以下这些项目足以证明幕墙设计技术进展和最前沿的发展趋势。 巴哈尔塔/Aedas Architects,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   Aeda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巴哈尔塔(Al Bahr Towers)采用了别具一格的动态遮阳系统,旨在将建筑的太阳光热量降低50%,同时也为了挑战“响应式设计”的极限。幕墙的外观灵感来自传统的伊斯兰格子式遮阳系统Mashrabiya,该系统完全由计算机调控,由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天气条件。 相信大家都记得那个为索契冬奥会建造的巨大动态幕墙。建筑师Asif Khan通过在建筑的弹性表面下放置了11000个执行器,创造了一个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变形、并且可以形成游客面孔的结构。由于大楼内安装了全方位摄像3D扫描系统,所以建筑幕墙上的面部表情每分钟都在变化。…

Read more

Aluminum Sunscreen Louvers

 现代建筑百叶窗户面积不断增大及人们对建筑室内光热环境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为建筑做遮阳成为必须要考虑的事。加上人们对建筑节能环保和室内装饰的需求使得建筑遮阳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一个构件。   建筑遮阳有很多的产品和方案可供选择,国内较为常见建筑外遮阳产品有固定遮阳板、活动遮阳百叶、欧式卷帘窗、遮阳篷等,室内遮阳产品有电动开合帘、卷帘、百叶帘、电动天棚帘等。其中建筑外遮阳应用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室内窗饰遮阳产品的应用。室内窗饰遮阳产品在酒店、会馆、体育场馆等应用电动开合帘较多,商业广场、机场、办公场所等应用卷帘较多。而电动天棚帘在采光顶遮阳中应用颇为广泛。   百叶类遮阳产品既有应用在建筑外遮阳中的像梭形百叶,也有应用在室内的像电动百叶帘、竹帘等,百叶类遮阳产品具有良好的调节光线的功能,通过叶片的转动角度控制建筑外阳光辐射进入室内的量,从而实现精细的调光作用。对于建筑外安装的户外百叶,其遮阳隔热效果相对更好,也可以控制通风。室内百叶帘除了常用的调节光线外,其美观优雅的装饰效果,隐私保护的功能也使得百叶帘在家居窗饰、酒店及办公室窗饰中应用越发广泛。   建筑百叶遮阳产品在国外应用十分的广泛,在国外,几乎处处可以看到百叶帘,无论是在家庭、办公还是其他的建筑类型中,几乎都有百叶帘的身影。对于建筑外遮阳,国外的应用的比例也是很高的,这其中当然可能有经济水平、文化理念、建筑类型、产品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建筑外遮阳和百叶帘类遮阳产品是非常好的窗饰遮阳产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市场也会迎来应用百叶类窗饰遮阳产品的热潮。

格栅设计作为一种常用的设计元素,朦胧优雅而不沉闷,其隔而不断的独特和生动的表现形式,在家装、工装、室内、室外、墙面、吊顶广泛应用,格栅在光和影的配合下使空间具有灵动的意境以及自然温和的氛围,能够产生非常好的视觉体验感受。 1、什么是格栅? 2、不同格栅在施工中是如何做的? 3、特殊形式格栅是否有特殊形式的做法? 什么是格栅? 1、具体含义 格栅,意指用木条、金属条等不同形式材料做成的平行、网格栅条阻隔物。早期,格栅在建筑中常用于栏杆及门窗的防护,随着防护功能的弱化,格栅以其特有的形式逐渐成为立面装饰、遮阳、保护隐私、屏蔽视线的部件。 2、格栅的种类 建筑格栅形式及种类繁多,为方便对建筑室外格栅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本文按其主要功能用途、工作方式、以及主要材质做3级划分: 第一级,按格栅的功能用途划分,可分为遮阳格栅、装饰用格栅、围护格栅;第二级,按工作方式划分,划分为固定格栅、可活动格栅;第三级按材质划分,包括铝合金格栅、玻璃格栅、木格栅等常见材质。具体分类列表如表所示:…

Read more

是一种新兴的结构工程材料,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如今,它已广泛应用于机场、码头、电站、汽车制造、石油钻井平台、海水淡化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城市排水、绿化项目以及建筑外墙装饰工程等领域。 作为钢格板的替代产品,铝格板采用铝合金6063作为材质,主要合金元素为镁和硅。得益于这些元素特性以及铝格板自身的结构特点,铝格板不仅具备与钢格板相应的承载能力,还拥有许多钢格板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例如,它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电镀性,重量轻,外形美观等。 铝格板的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尺寸控制严格且精准,施工方便快捷。相较于传统的施工工艺,采用铝格板可以大大缩短现场施工作业时间,并提高施工质量及工程美观度。以下是整个施工过程: 压制完毕后的铝格板轮廓尺寸为6米X1.205米,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裁切成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板材,并用扁铝与裁减的断面焊接好,按设计图纸将裁好的板材编号。施工现场只需要按照施工图纸将板材按编号放置在指定位置,再通过铝格板固定卡锁将板材锁固在基础或钢架上,即可完成施工工作。   “T”型板是最新一代铝格板产品,它采用“I”型截面的扁铝代替了原来的标准矩形截面的扁铝来做为主要承载的构件。“T”型扁铝上下两端面均增加了贯穿扁铝长度方向的防滑沟槽,保证了“T”型铝格板的防滑性能;“T”型扁铝的中间部分相对于标准矩形截面的扁铝厚度大大减小,成型后的“T”型板与标准型的铝格板在承载能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单位面积下的重量大大减小,大幅度降低了“T”型铝格板的使用成本。 “T”型板比齿形板拥有更加美观的造型以及更轻的重量。主要适合地面或平台的铺设,如人行通道、楼梯、检修平台等对承载能力要求不大的场合。 遮阳板 遮阳板是一种特殊的铝格板,采用固定角度(根据日照角度,经科学设计)的折弯扁铝与标准铝杆通过设备的挤压锁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铝格板。主要用于建筑物外窗的遮阳。采用这种遮阳板可以抵御阳光直射,在不影响采光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室内的光照强度及室内物品的热量吸收。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产品。 三、选型指南…

Read more

硬质氧化作为铝合金阳极氧化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电化学成膜方法,在铝表面处理工艺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作为硬质氧化的技术指标,一个是氧化膜层较厚,普遍在25μm以上;二是氧化膜横截面显微硬度在350HV以上。虽然硬度和氧化膜厚度都有所提高,但是氧化工艺与普通阳极工艺并没有本质区别。 一、主要的工艺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硬质氧化的槽温很低,建议在0℃左右,这就需要强大的冷冻机和搅拌循环装置。越低的温度造就越硬的氧化膜质量。 ②硬质氧化的硫酸浓度较低,建议在130g/L左右,铝离子含量控制在5~10g/L范围较好。 ③硬质氧化的电流密度较高、电压较大。建议电压在30V以上、电流密度在2.5A/dm2以上,具体电参数需要配合槽温、硫酸浓度、合金材质等综合确定。 ④采用脉冲电源或者特殊波形电源,升压阶段采取逐步递增加压的方式,一方面避免材料在过高电压下烧毁,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氧化膜按照正常方式生长。 ⑤硬质氧化也可以在槽液中添加一些有机酸。有机酸能够提高氧化膜的硬度以及韧性,也有直接使用有机酸溶液来做氧化工艺,用于一些特殊场合零部件氧化。 二、不同铝合金系列硬质氧化的特点: ①1系纯铝合金,最容易硬质阳极氧化并且得到高绝缘性、高硬度的氧化膜。 ②2系铝-铜合金,硬质氧化比较困难。主要是含有富铜的金属间化合物,在氧化过程中优先溶解,从而导致氧化膜不连续、或者针孔状缺陷。解决的方案一般是采用交直流叠加或者脉冲电源、改变电解液成分和电参数等来避免2系合金的硬氧缺陷。…

Read more

Load more 80/125